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未来10年的电商模式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未来10年的电商模式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各行实体业未来10年的发展走势会怎样?
未来没有产品,只有场景;未来没有产业,只有生态;未来没有员工,只有伙伴;未来没有公司,只有平台。
有调研机构对全国主要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购物中心、连锁品牌经营者,发起了关于“疫情期间实体商业经营信心市场调研”,数据显示:
一、七成品牌商营业额和客流跌60%以上,经营压力巨大
疫情期间,开业天数、营业时长、营业额、日均客流量,都减少六成及以上的品牌商平均占比达46.5%。其中,将近7成的品牌商客流、营业额疫情期间同比下跌60%以上。
二、餐饮/体验业态遭“重创”
从业态开业营业情况来看:4月份商铺开业情况持续改善,85.3%的样本购物中心商铺开业率在5成以上。
其中,餐饮商铺开业率高,达39.9%。但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全国餐饮行业的关店/倒闭率接近7成,远高于其他业态。近几年,“餐饮进mall”成为主流,但生存现状却堪忧:在大多数一二线城市,能盈利的商场餐饮只有20~30%
我是经济学家葛昱菲,研究宏观经济是我的兴趣,为企业为自己实践微观操作是我的职责。
实体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我用最简单地描述说给各位:
1、实体经济——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包括实业与金融结合,线下与线上结合,卖物权和卖知识产权结合,卖有形资产和卖无形资产结合,卖商品和卖机会、卖模式、卖概念、卖股权、卖未来、卖梦想、卖情怀、卖感觉相结合。
2、从自由竞争到寡头垄断
自由竞争的意思就是你有情怀有资金有能力有时间,刚好是常有需求,那你尽管去做。啥样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都能赚钱,卖啥东西都有市场。各自为政,互相挤压,尔虞我诈,低利润,恶性竞争。
寡头垄断的意思就是,在很多产业最后只剩下单独的几个公司在分割市场,市场平稳,竞争较小,长期平衡。
中国正处在由“自由竞争“到寡头垄断的过渡期,所以这时候小老板,没模式的,没思路的,没概念的,没品牌的,没文化的,没资金的,没团队的,没有升级转型策略的,都将在最近三五年被市场无情的甩出局。
所以各位将会很快目睹大量的公司经营不善,大量的老板无所适从。
趋势是向小业态发展,请看原因。
一、
以前的大卖场为什么这么多,因为大卖场去的人多!
以前产品齐全的卖场很容易吸引到消费者,因为更便捷,进去什么都有。
因此以前卖场越大、商品越全,就越容易吸引到顾客。
然而近年来网络愈发发达,人们都习惯了在网上购物,更加方便全面,且商品更多价格更透明。商场的霸主地位逐渐被取代。
当然也有例外,一些日常用品,比如油盐酱醋,人们还是习惯在实体店里买,一是价格低没有必要费心费时在网上买,二是下楼就有,需要的话几分钟就可以买到。
因此小业态收到的影响很小,甚至便利店越开越多,随处可见,便利别人的同时自己生意也不错。
二、
过去十年互联网飞速发展,各行各业被互联网颠覆变革,改变的不止是我们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商业模式也被重塑,被改变和变革最深刻的莫过于线下的实现店。比如餐饮业,传统的餐饮店都是堂食,现在堂食和外卖基本二分天下,甚至很多餐饮店为了减少成本,只做外卖,尤其是疫情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那么,未来实体店的发展趋势到底如何呢?
1、互联网不会替代实体店
我们现在很多做实体店的都在担心,眼看着自己的空间一步步被压缩,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其实这个担忧是多余的,互联网对实体店的关系不是零和博弈,也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未来互联网和实体店是互惠共赢,相互补充。
2、实体店营销多元化
现在做实体店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营销能力,我们都知道房租和人工成本只会增长,不会减少,面对越来越高的店面运营成本,单纯的死等门口人流转化,越来越难,至少你已经被竞争对手甩了一大截。现在各种互联网社交工具,短视频平台,学会互联网营销,可以让你的服务能力搭上互联网,突破区域限制,触达和服务更多的客户,大大提高店面坪效比。
3、实体店运营数字化
我们还是以餐饮为例,餐饮店以前的点餐模式是这样的,客户到店坐下后,服务业赶紧拿菜单过去给客户点餐,客户选菜大多需要十几分钟,点完菜服务员还要送到后厨,客户吃完后在柜台排队买单亮出会员卡,给打折买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未来10年的电商模式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未来10年的电商模式发展的1点解答对大家[_a***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