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南亚电商供应链模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东南亚电商供应链模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南亚供应链危机对我国有啥影响?
东南亚供应链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供应链中断:由于东南亚地区疫情的蔓延,导致许多工厂停工,物流运输中断,使我国从东南亚进口的原材料和商品出现短缺,导致部分企业生产受阻,甚至停产。 价格上涨:由于供应链中断,东南亚地区的原材料和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我国进口成本上升,进而推动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 经济增长放缓:供应链危机导致我国从东南亚进口的原材料和商品短缺,进而影响我国的生产和出口,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产业转移:由于东南亚地区疫情的蔓延,导致一些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地区,包括我国,这可能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印太经济框架供应链协议将有何影响?
1. 将会有积极影响。
2. 印太经济框架供应链协议的签署将促进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
这将有助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跨境投资和技术转移。
3. 此协议的签署还将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通过加强供应链合作,协议还将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韧性,为区域内的企业创造更多商机和发展空间。
印太经济框架供应链协议将促进印度、日本、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该协议将加强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提高贸易通道的流动性,缩短货物的配送时间和成本。
这对于参与该协议的国家来说,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将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产生积极的影响。
国外封城,封国,对于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哪些挑战?
今天刚好写啦这个部分的头条分享,随着疫情的影响,整体除防疫物资外,其他的需求特别是消费类的掉的得快;已经有客户将年前订单减少或者直接不要了,因为国外很多场所也放假关门了;珠三角一直以来是做外贸订单为主,1-2月海外市场还没怎么受疫情影响,现在的订单一部分是补充渠道的库存,未来可能会下降了,当然还是要看具体行业,PC/移动办公可能不会下降;长三角的企业,很多外企,还有中资大企业,例如汽车,这地区的企业主要是面对国内市场的,1-3月份就比较惨可预计的未来,出口死掉了,工厂倒闭的风险系数上升很快,这个时候对应供应链管理而言,需要积极的开拓国内供应链,华为目前也是逐渐将欧美的供应链替代为国内的优质供应链,又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避免由于国外封城封国带来的隐患,当然肯定也有国内无法替代的物料,但是需求降低的时候,对应采购的需求量也会降低,所以也不需要过分担心,主动的和客户进行友好的沟通及现货市场找部分现货,能替代的现在赶紧请客户替代,不能替代的找市场现货,或者主动和客户进行沟通,反正订单需求也不会特别多,不用过分着急
目前我们的行业中,东南亚的电子原件生产供应链受到了很大影响。其它行业都会有波及,但我不太熟悉,这里就回答下封国封城对东南亚电子原件的供应链影响:
***疫情进入全球性爆发阶段!目前,全球已至少有30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除了欧美国家紧急“封城”之外,全球制造业重地——菲律宾、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相继宣布封城,这将给电子元器件供应端带来挑战。
菲律宾12日宣布首都马尼拉自3月15日起“封城”(社区隔离)30天,往返马尼拉的海陆空所有交通都被暂停。据了解,首都马尼拉拥有菲律宾既有的8个机场中最主要的3个机场。
MLCC产能将受到重创。菲律宾是日韩厂商MLCC重要制造基地。村田、三星电机和太阳诱电均在菲律宾设有工厂,其中村田和三星电机在菲律宾的MLCC产能比重高达15%和40%,加上菲律宾1月以来的火山爆发对航空运输的限制,业界纷纷对后续MLCC的供应表示担忧。
电阻生产受波及。电阻集中地停产14天!
继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宣布封城30天后,马来西亚17日宣布自3月18日至3月31日全国封城14天。公告显示,除了必要的民生、运输及公共设施外,境内企业和工厂都要求停工两周。
CPU产能或受影响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后端半导体制造中心,英特尔、英飞凌、日月光、ST等知名半导体公司均在该国建厂。2018年前后,苏州固锝、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三家中国半导体厂商先后宣布并购马来西亚的封测厂。马来西亚被封国后,CPU产量会严重不足以供应世界需求。
印度是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_a***_]手机相关产业的制造地,同时又是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特指手机)的主力消费市场。随着富士康和纬创集团的入驻,iPhone和iPad的一部分产能均在印度完成。
越南封城: 5G进程被拖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南亚电商供应链模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南亚电商供应链模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