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实物电商模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实物电商模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团即将上线本地实物电商,我们普通人如何抓住机遇?
这个消息目前还无法核实。
我们看看美团现在的业务结构,餐饮外卖、团购优惠券、跑腿服务这些是美团营收的主要来源,其中重中之重是餐饮外卖业务。
而这些业务都是聚焦本地下线零售企业,且以美团骑手为主要消费链接。
那现在就不难看出,如果美团将配送业务范围延伸在日常生活的其它消费领域,如服装、小商品、家电等线下实体零售企业,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核心在于美团自身强大的本地配送能力,在骑手配送路线上分配其它类型的订单,以现在美团大脑系统来说,是很轻松就能实现的。
如果,未来加入更多类型线下零售店业务,普通人或是说其它类型零售店,可能要抓住的是前期进入的平台补贴政策,你要知道,大的互联网企业在扩张市场时,补贴烧钱是惯用手段,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对线上商户和消费者都是一种利好。
对于小规模农副土特产品生产者应该有一些好处,特别是季节性生鲜蔬菜水果水产品,因为他们远离城市销量有限,快递费贵,产品不耐存储。卖给中间商价格低。现在是城里人想吃一些无公害食品城里买不到,农村有产品卖不出去,本地电商做好了,农民市民都受益。本人卖山野菜就是。超市没有卖的,有的人又不去农贸市场,供需见不了面,网上买价格新鲜度不能保证。
美团进军实物电商的确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去年就已经开始有传言,今年则有实质性的动作,4月和华为合作,8月上线团好货,这些都切入了传统实物电商的领域,未来美团将会进入更多的品类领域。
那么,在美团实物电商对外拓展中,对商家、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吗?商家能否利用这个机遇来多赚钱?消费者能获得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吗?
对商家短期利好长久不利: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看看现在的餐饮行业就知道了。今年全国范围内已经先后出现过多地的餐饮协会向美团怒怼怒吼,要求破除美团的垄断,降低佣金,并且在当时都上了热搜。
但是结果又如何?美团基本上依旧我行我素,才怎么收还是怎么收,没有任何妥协之意。出现这种局面其实和市场垄断相关,在外卖领域饿了么基本上已经不是对手。
现在美团进军本地实物电商,很有可能也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前期对本地商家来说也可能会提升销量,毕竟送货上门这些服务对消费者很方便,而商家的出货范围也会远超现有境地。同时,现阶段美团在这一模式上已经算占了先机,目前还没有有力的竞争对手,后续一旦发展起来就可能出现垄断的情况。此时,本地商家就不可避免的被割韭菜了。
此外,实体电商的上线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区域内同类商家的竞争,甚至引发恶性价格战,这对商家们也是不利的。
消费者面临和商家同样的结局:如果仔细观察外卖和堂吃的价格,你一定会发现点的外卖要么价格贵于堂吃,要么份量少于堂吃,现阶段根本不可能出现两者相同的情况。
对商家来说,想要在外卖上赚钱就只能提价或者减料,否则付给美团的佣金就没着落了,这部分成本不可能自己出,羊毛出羊身上只能让消费者买单。
实体电商到后续同样会面临这种局面,商家要赚钱一样得走这种模式,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买到的物品实际比去实体店购买的更贵。
这简直是带来股价翻倍的好消息。美团的本地电商让消费留在当地,保护地方经济。而不是都被阿里京东等少数几家做了,大巨头赚到钱,小商店却倒一大片。市场对美团非常认可。现在***都往杭州跑,这对国内其他城市并不利,连广州的大网红都要丢下孩子跑杭州发展。美团通过补贴,把本地消费搞起来,让经济网络恢复正常,而不是贸易寡头化。美团是传统经济的好助手,而不像电商直接取代。
我不知道这个消息是真是***,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对所有人来说都不是机遇,而是灾难。
美团推出本地电商,只是打破原来本地商业的格局,不会为本地商业带来任何增量。因为本地市场是容量是固定的,并不会因为美团推出本地电商而让本地的消费增加。毕竟人口就这么多,不改变人口的情况下,不改变收入的情况下,本地的消费总量是不变的。
可以说美团推出这种服务,并没有太多的社会价值,他只不过是想通过这么模式来培养大家获得信息的习惯,为以后获得本地商业信息传播的垄断权做铺垫。当所有人都习惯通过美团获得本地商业信息习惯的时候,美团的[_a***_]收费就会很有前途。
说白了,这种模式对社会没有什么好处,只不过是资本贪婪,进一步榨干社会的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
在本地市场不扩张的情况下,美团推出本地电商,只不过让本地的商家多了一条向本地消费者传播信息的渠道,但是这条渠道绝对不是免费的,美团迟早会通过某种方式收费。由此在无法为本地消灭带来增量情况下,美团还从中抽取利润,这要么会导致原来商家的利润减少,要么会导致消费者的支出增加。
但是要说明的是,这种模式虽然对经济总量不起作用,但是可以改变经济结构,因为信息传播渠道的改变,会对原来的商业格局商业影响,很多善于利用这种渠道来传播商业信息的人,可能会通过信息轰炸从中崛起。而反过来,很多不善于利用这种渠道传播商业信息的人,可能会从中衰落。
这种模式会让本地商业信息更透明,而透明的商业信息不但会引起更激烈的商业竞争,还会让很多中间商失去生存的土壤,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关门与失业,但是消费者也不会拿到实惠的,因为平台也要赚钱啊,不赚钱他们如何生存。
所以美团这样做,只不过是把以前的一些不透明的“信息利润”从中间商手里抢过来自己赚,消费者该花的钱一分都不会少,而商家死的死,生的生的。
很遗憾的告诉大家,这种模式出来,会进一步加速实体店的死亡,至于是好还是坏,你们自己想吧。
电商版跟实体版的区别?
以淘宝为例,电商版跟实体版的区别:
1、价格不同。相近类型产品电商专供普遍比实体店供应产品价格更低,电商专供一般就是出厂批发价,实体店的就是零售价。
2、质保不同。实体店产品质量一般有保证,很少***货,售后服务地点也明确清楚。电商***产品相对有风险,质量不良风险性更大,售后服务***相比实体店更为困难。
3、销售渠道不同。电商专***品在实体店不会以同样的价格出售。电商专供独家提供的产品不会线下销售,因为这会对线下渠道顾问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而实体店产品往往在在电商专供渠道也有卖。两者商品流出是包含关系。
如何看待摩拜单车开始做实物电商呢?
美团点评IPO,摩拜单季度亏损数亿元,那么通过电商变现能够弥补亏损吗?远远不够。
此前摩拜就与1号店、京东商城开展活动,尝试电商,根本是谋求流量变现。摩拜涉足电商,从一个层面暴露了共享单车面临烧钱后急需寻求盈利模式的窘境。美团招股书披露的摩拜注册用户是2.32亿,ofo也超过2亿了,哈罗的日订单量已经超过了摩拜和ofo之和,共享单车的头部流量还是很大的,只是苦于找不到变现方式。共享单车做电商,还是有难度的,一是场景不够契合,一般骑车场景很难与消费场景对接,二是用户群体范围太大,很难精准定位用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实物电商模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实物电商模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